鏜床加工誤差是指在鏜床加工過程中,實際加工尺寸、形狀、位置等與設計要求之間的偏差。以下是一些會導致鏜床加工誤差的常見操作:
裝夾操作不當
工件裝夾不穩(wěn)固:如果工件在裝夾時沒有被牢固固定,在鏜削過程中,由于刀具切削力的作用,工件可能會產(chǎn)生位移或振動,從而導致加工尺寸不準確,表面粗糙度增加,甚至可能出現(xiàn)廢品。例如,在鏜削箱體類零件的孔時,若工件裝夾不緊,鏜刀在切削過程中,工件產(chǎn)生微小位移,會使加工出的孔與其他孔或平面的位置精度超差。
裝夾位置不合理:裝夾位置選擇不當會使工件在裝夾過程中產(chǎn)生變形,尤其是對于一些薄壁零件或形狀復雜的零件。當松開裝夾后,工件會恢復部分變形,導致加工尺寸和形狀與設計要求不符。比如,在鏜削薄壁套類零件時,若裝夾力集中在工件的某一部位,會使工件局部變形,鏜削后孔的圓度和圓柱度等形位公差超差。
刀具選擇與安裝問題
刀具參數(shù)不合適: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加工要求需要選擇合適的刀具參數(shù),如刀具的直徑、長度、切削刃角度等。如果刀具參數(shù)選擇不當,會影響切削力的大小和分布,進而導致加工誤差。例如,鏜削硬度較高的材料時,若選用的鏜刀切削刃角度不合理,切削力增大,會使工件產(chǎn)生較大的彈性變形,影響加工精度。
刀具安裝不準確:刀具在鏜桿上的安裝精度直接影響加工精度。如果刀具安裝不垂直或不平行于鏜桿,或者刀具的回轉(zhuǎn)軸線與鏜桿的回轉(zhuǎn)軸線不同軸,在鏜削過程中,刀具會產(chǎn)生偏斜或擺動,導致加工出的孔出現(xiàn)圓柱度超差、孔徑尺寸不準確等問題。
加工參數(shù)設置不合理
切削速度選擇不當:切削速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加工精度產(chǎn)生影響。切削速度過高,刀具磨損加劇,甚至可能出現(xiàn)刀具破損,導致加工尺寸不穩(wěn)定;切削速度過低,加工效率低下,而且在切削過程中容易產(chǎn)生積屑瘤,影響加工表面質(zhì)量。例如,在鏜削鋁合金零件時,若切削速度過高,刀具磨損快,加工出的孔表面粗糙度值增大,尺寸精度下降。
進給量不合理:進給量過大,會使切削力增大,工件容易產(chǎn)生變形,同時加工表面粗糙度也會增加;進給量過小,會增加加工時間,降低加工效率,并且可能導致刀具在切削過程中產(chǎn)生振動,影響加工精度。例如,在鏜削鑄鐵件時,進給量過大,會使加工表面出現(xiàn)刀痕,孔的圓柱度超差。
切削深度過大:切削深度過大,會使切削力大幅增加,不僅容易引起工件變形,還可能使鏜桿產(chǎn)生彎曲變形,影響加工精度。特別是在加工深孔或細長軸類零件時,切削深度過大可能導致孔的直線度或圓柱度超差。
鏜床設備維護不到位
導軌磨損:鏜床的導軌是保證鏜桿和工作臺運動精度的關鍵部件。如果導軌長期使用而缺乏良好的潤滑和保養(yǎng),導軌表面會出現(xiàn)磨損,導致鏜桿和工作臺的運動精度下降,加工出的工件尺寸和形位公差超差。例如,導軌磨損后,鏜桿在移動過程中會出現(xiàn)晃動,影響加工孔的直線度和位置精度。
主軸精度喪失:鏜床的主軸是帶動刀具旋轉(zhuǎn)的部件,其精度直接影響加工精度。如果主軸的軸承磨損、潤滑不良或主軸受到外力沖擊,會導致主軸的回轉(zhuǎn)精度下降,出現(xiàn)跳動或擺動,使加工出的孔的圓度、圓柱度等形位公差超差。